首页

index

郑功成:让康养产业成为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发布时间:2023-12-26 15:39 发布人:江西可润健康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人民康养作为全程推广传播平台,以“推动康养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主题的2023人民康养大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让康养产业成为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的演讲。

      他指出,康养产业正在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在实践中不仅要尽可能地防止产业政策的偏差导致民生发展的失衡,而且要增加以民生改善的效果、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来评价康养产业发展的维度,真正开创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图片

郑功成在2023人民康养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下文为郑功成在2023人民康养大会演讲实录整理

      众所周知,“康养”两字现在非常流行,康养成为了时尚,康养产业也成为资本热捧的新兴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我觉得我们这次会议将主题定为“推动康养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呼应了我们时代的发展主力与民生诉求的升级,很有意义。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三点基本看法:

1.全面认识康养产业是新时代催生的新业态,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和朝阳产业。

      作为一种新业态,我觉得康养产业是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健康成为最具普遍意义的民生诉求而被催生出来的。这并不是说过去完全没有类似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作为一个经济形态,并形成相应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这些确实是2019年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短短几年间,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与支持下,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很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其中。一些地方政府将发展康养产业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方向,而地产类、保险类、文旅类、医卫类等康养企业更如雨后春笋。这种政府与企业同时发力的局面,正在促使康养产业由传统的单一养老服务业态向以身心健康为核心诉求的全龄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医疗、文化、旅游等诸多业态延伸。尽管还无法准确统计出康养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但已经呈现出来的丰富业态以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康养需要所显示出的投资价值与社会价值,无疑日益增大。由此获得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康养产业正在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民生经济新增长点。

      我认为应当高度重视,不仅是康养产业的社会需求在日益高涨,发展潜力无限,而且通过发展康养产业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护及与之相关服务的需要,进而使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得到持续提升。因此,康养产业是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的朝阳产业。

2.理性认识当前康养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实事求是讲,康养是一种新追求,康养产业是一种新业态,这一新事物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其一,人们对于“康养产业”还未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有的将康养产业等同于旅游产业;有的将康养产业等同于银发产业或养老服务业;有的将康养产业等同于健康产业;还有的将康养产业作为一个地域发展总体概念(如康养小镇、康养城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明显意识到健康、养生和养老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但大多不知如何统筹规划布局。我们也开展过一些调研,有的地方从旅游切入,有的地方从养老切入,有的地方从养生切入,有的地方从保健品切入,有的地方从体育项目切入等等。可见,康养产业还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这必然影响到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产业政策的精准度。

      其二,供求脱节现象并不罕见,可持续性堪忧。康养产业作为民生经济新增长点,不仅要重视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养生需要的效果,进而向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延展,而且须重视可持续发展,切忌在缺乏市场调查、消费或目标群体调查的条件下盲目决策、一哄而上。

      以养老服务业为例,全国养老床位总量严重不足,但空置率高达近50%。绝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躺在家里,要么过的很惨,要么成为家庭成员的沉重负担。而有相当一部分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住在敬老院、养老院。这就是典型的供求脱节的现象。当前候鸟式的养老方式也很流行,可以为低龄健康的老人提供一种提升晚年生活品质的新途径,但也并非适合所有的老年人。

      近年来,一些地方兴起建设康养小镇的热潮。然而,有的康养小镇在高调建设、热闹开张后即陷入萧条,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康养小镇异化成房地产开发,留下的是不良后遗症。即使是暂时表现不错的,有的也面临着业态不张、竞争加剧、可持续性堪忧的局面。我去过一些康养小镇调研过,这种现象甚至扩大到了一些城市或地区。其应当吸取的教训即是调查研究不够,项目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以及对可能出现风险的理性评估。

      其三,康养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价值提升有限。作为一种新业态,康养产业在实践中通常表现出基础设施建设容易、服务生态健全很难;提供优惠的政策出台容易、稳定预期的政策出台很难;还有康养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提供效能不高,成熟商业模式缺失,以及有关各方不能高效协同、相关配套不能有效衔接等等。所有这些均制约着康养产业完整链条的形成,进而制约着康养产业的价值提升。

      其四,民生诉求升级,服务对象群体变化大。一方面,伴随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追求健康几乎成了全龄人群的时尚。人们对康养的需求在持续高涨,但呈现出来的是要求更高,更加个性化,诉求的复杂性决定了康养产业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康养服务的对象群体已经从老年人扩展到全龄人口,但人口结构发生了异常深刻的变化——少子高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家庭小型化与多样化不可逆转,人口高流动性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不可逆转,社会分层、人群分类的现象不可逆转。2000年是65岁占7%,进入老龄社会,短短20年,到2021年上升到14.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现在正在不可逆转的走向深度老龄化。我们新生儿更是大幅度的减少,2016年新生儿1880多万,去年下降到900多万,今年估计会更低,短短六七年间新生儿下降了一半以上。像这种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都是我们康养产业面临的需要妥善应对的挑战。

      综上可见,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对康养产业的迅猛发展注入理性,并尽可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化解面临的挑战。

3.尽快提升政策精准度,促使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康养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被普遍看好,但迄今尚未有明显爆发式的增长。一些地方或领域的投入甚至陷入了困境,表明康养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契机,还需要更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其中提升政策精准度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真正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系统化的政策指引。可以将康养新业态纳入大健康产业、大文旅产业、大养老产业,但并非与之关联的都是康养产业。我们不能让康养产业成为各行各业搭便车、蹭热点的新标签,而是需要精准界定康养的概念、明确康养产业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依照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的原则制定系统化的产业政策。

      另一方面,特别要聚焦“一老一小”开发重点项目,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肯定要为全龄人口(所有人)提供服务,但产业政策的重点却需要指向重点人群。在这方面,老年人与儿童无疑应当得到重点照顾。因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等也是不可逆转的国情,“一老一小”的问题已经有家之大事上升为国之大事,解决好了“一老一小”的康养问题,就解决好了民生发展中的大问题。

      因此,我觉得面向老年人与儿童的康养项目应当得到优先支持。如果能够立足社区,抓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契机,同时大力发展有利儿童心身健康的相关服务,必将有力地推动整个康养产业获得全面、健康与长足的发展。

      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速、走向共同富裕步伐明显加快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康养产业作为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并赋予其加速度。在实践中不仅要尽可能地防止产业政策的偏差导致民生发展的失衡,而且要增加以民生改善的效果、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来评价康养产业发展的维度,真正开创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以上是我与大家分享的三点思想体会,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人民康养


上一篇:聚焦一老一小,拓展关联服务,社区嵌入式服务该如何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深度阅读) 下一篇:民政部印发通知 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 扎实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返回列表
关 注 我 们 联 系 我 们
首页 关于我们 业务板块 案例展示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江西可润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11879号技术支持:道然科技